同为三摄,新款iPhone所采用的方案却和华为有着很大不同。从iPhone7 Plus开始,iPhone一直采用广角+长焦的双摄方案。而新款iPhone在保留该方案基础上,增加了一颗TOF深感摄像头。
TOF(Time of Flight,飞行时间),其实是一种深度信息测量方案,主要由红外光投射器和接收模组构成。投射器向外投射红外光,红外光遇到被测物体后反射,并被接收模组接收,通过记录红外光从发射到被接收的时间,计算出被照物体深度信息,并完成3D建模。TOF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测绘、物流、无人驾驶等多个工业领域,方案成熟,但在消费电子领域上的应用还是比较少见的。
与之相对的,是目前多家厂商在面部识别上所采用的3D结构光技术,iPhone X、OPPO Find X都是采用了3D结构光方案。与TOF不同,3D结构光通过利用点阵投影仪向外投射多个光斑到被测物体,以红外摄像头拍摄被测物体的三维光图像,再经由处理系统计算物体深度信息。我们通过下图来具体对比一下TOF和3D结构光之间的能力差异。
不难看到,3D结构光在深度测算的精度更高,但工艺相对复杂,并且对环境光线和识别距离都有比较高的限制。而TOF对环境光线的适应能力更强,识别距离可以达到10m,响应时间也更快,而且工艺难度也相对低,在识别精度上不如3D结构光。所以,厂商们在人脸识别方案的选择上,更偏向于3D结构光,就是要保证识别精度和安全性。都说“因地制宜,方可物尽其用”。TOF虽然在识别精度上与结构光存在差距,但把它用在后置摄像头上,其优势却补上了后置摄像头对深度信息测算无力的短板。
在人像拍摄上,我们追求接近单反的“焦内锐利如锋,焦外虚如奶油”,但一直以来双摄+算法抠图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尽人意。在一些场景下,我们伸出的五指被虚化了三根,凸起的发丝直接被抹去,这些都是硬件不够,算法不优造成的伤。
TOF摄像头的加入,后摄模组能够**速、远距离获取较双摄精度更高的景深信息,从而完成较结构光更大范围的3D建模。因此,在人像模式下,拥有TOF镜头的手机在虚化效果上会更加真实,富有层次。而从成本方面考虑,增加TOF摄像头,显然比提升算法或是采用新型技术来得更加*。事实上,较早在手机后摄上加入TOF摄像头的是OPPO R17 Pro,而在上个月,荣耀V20也搭上了TOF摄像头的年末班车。除了增强的人像虚化效果,OPPO和荣耀赋予了TOF摄像头更多的玩法。尤其是荣耀V20上的3D体感游戏,接入底座,连上电视,就可以利用手机进行实时动作,滑雪、网球、炫舞,可玩性还是很高的。TOF摄像头在新款iPhone上的应用,这既是一次硬件试水,更是对软件生态优势的扩大化。从iOS11推出之前,苹果就已经开始布局AR项目,而回顾这几年的苹果发布会,演示AR应用的时间甚至还**过了对一项新技术的说明,足见苹果对AR应用的重视。